应家乡:稻虾共生首次生态试养成功

“咕咚、咕咚……”近日,随着一阵阵清脆的水声,应家乡石门村的稻田里正在进行虾苗投放,10000只小龙虾舞动着双钳,欢快地游入水中。

走进石门村记者看到,该村的稻田四周都有一条约2米见宽的水沟,这就是稻虾养殖基地,使得稻田面积比普通稻田减少了20%。村书记王启云看着活蹦乱跳的小龙虾,笑眯眯地说道:“这是我们从波阳取经,引进的稻虾共生生态试养模式。试养成功,每年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40000多元。”

今年以来,应家乡充分利用优质农业资源,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广各种农副产品种养殖,用活用好各方扶持资金,深挖本地本村资源,并采取政府主导推动、能人大户联动、干部帮扶促动等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与脱贫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形成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种植模式的多元结构,在乡里多点开花。

自4月份开始,应家乡积极引进“稻虾共生”绿色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把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稻虾的生态作用,龙虾可松土肥田,提高水稻品质,同时稻田可为小龙虾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让龙虾个头更大肉质更好,从而实现一田双收,使农田效益倍增,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应家乡干部陈思易告诉记者:“今年流转土地60余亩进行稻虾养殖,亩产300余斤小龙虾,以市场价20元每斤预计,每亩能带来6000元的收益,预计2023年10月份繁殖,2024年3月打捞销售。”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走在稻田边远远望去,连片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应家乡干部吴财剑犹如看到满眼希望:“今后将鼓励支持全乡农户发展龙虾产业,推广‘稻虾共生’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虾稻共生的综合种养板块。把所有脱贫户、养殖大户、农技协拧成一股绳,走合作发展之路,真正把‘稻虾共生’打造成应家乡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记者陈炜)

(作者:记者陈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