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家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广信的春天,万物复苏。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应家乡应家村的高山上机声隆隆,走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挖掘机正在进行开挖沟渠、推平地垄、清运积土等作业,工人们也忙着拉线、砌坎、清理。

应家村四面环山,空气植被良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多年来,该村居民在山上耕种劳作,种植的瓜果蔬菜口感好、稻米香甜,但因地处山区,地势高、坡度大,生活、交通不便,1992年山上40余户居民全部搬迁至山下的社公岭,山上闲置耕地出现抛荒现象。“山上种的稻米口感香甜,但是每次碾米来回还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很不方便。”据应家村的陈礼润回忆道,山上土壤肥沃,因山高路陡,散落的农田全是“巴掌田”,导致无法进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大家伙都不愿意再回山种粮。 

2023年,应家乡党委政府在开展“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全面加快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力筑牢粮食安全“耕”基,立即召开会议,通过走村入户、多方调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2023年12月,“我区2023年度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项目”一标段应家村段正式启动。

该项目涉及应家乡东坞村、应家村、石门村、浮墩村四个村,总投资1100万元,结合项目区地质、田块、水流急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合理配套基础设施。据项目现场管理员王运福介绍:“目前在改造项目是一标段应家村段,改造资金104万元,共计改造农田123亩,目前土地平整已结束,机耕桥3座(已建2座,1座在建),生产路1598米,机耕道467米,蓄水池3座,预计2024年4月底完工。”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在有效解决土地耕种“分散化”“碎片化”等问题的同时,将进一步改善灌排条件,提升土地肥力,节约用地成本,助推农业增效、群众增收。

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近年来,应家乡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集中连片、提标扩面、水肥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通过专班推进、群众参与、纪委监督等措施,全力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全力筑牢粮食安全“耕”基,切实把高标准农田变成群众增收的“放心田”。(陈炜)


(作者:陈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