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生态农业梦
——记上饶县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秀琴
本报记者 兰文锟
她20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去了温州;23岁成为“海归”精英,办起了上饶第一家皮鞋厂;27岁又敏锐地观察到建筑业兴起,办起了工艺精质量好的砖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紧抓不同时期机遇的商人,如今却挥别过去,奔走在阡陌之中,编织着美丽乡村绿色田园梦。
她,就是上饶县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秀琴。
弃高薪领班,回乡办鞋厂
25年前,徐秀琴从农村去了沿海地区时才20岁,进入温州一家外贸企业从事皮鞋制作。3年后,她毅然辞去年薪2万元的工作,回到上饶批发街,办起了自产自销的家庭式皮鞋厂。
“我1991年和我的丈夫以及兄弟姐妹8个人,在同一个厂工作,把皮鞋制作的整套流程全部学会了。”徐秀琴说,当时在上饶根本没有私人皮鞋厂,所以自己又有这么好的条件及本地优质的资源。徐秀琴放弃了当时高薪领班的工作,回到了上饶。
回到上饶后,徐秀琴与家人商量后决定:用自己在温州皮鞋厂所学的知识,在家乡创办皮鞋厂。
为了提高种养殖的水平,她吸取《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古人智慧的同时,她还到外地考现场观摩,学习现代科学种养技术,在挫折中一步一步成长。她到上饶市、广丰等地大量收购红薯渣和豆渣进行科学发酵,发酵后成为生态养殖饲料。而土鸡、猪、野猪、山羊等实行散养制。同时,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之路,从最初解决十几个人就业,慢慢发展到近百人就业。
现在,美丽乡村生态农场从最初10余亩的规模,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350多亩。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26万元,带动周边1620余户农民发展特色养殖,户均增收2100元。
巾帼不让须眉。几年的创业经历,有艰辛,也有欢乐。徐秀琴始终以这样一个信念来激励自己:“一个人如果适应不了这个社会就会被淘汰,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各方面的理论业务知识,使自已成为一个适应当今社会的人。”(记者:兰文锟)
- 上一篇:张月荣:巾帼不让须眉
- 下一篇:2014年度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廖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