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繁花,这是最适合春天的杯子啦

名称:宋葵形银盏

尺寸:高5.2厘米,口径12.3厘米,底径4.4厘米

重107克

收藏单位:彭州市博物馆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让人目不暇接

将爱花刻入骨髓中的宋代人

将多种花融合在一只盏上

它就是宋葵形银盏

01 “花中花之花中花”

看!桌上有朵银色的花

六瓣花瓣互相叠压

这是一朵被宋人所爱的蜀葵

葵形银盏与蜀葵(右)。蜀葵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曰蜀葵,是唯一以“蜀”命名的中国古老植物,在中国有至少2000年的栽培历史

宋代特为酒人所喜者,是锦葵科中的黄蜀葵,亦名侧金盏

每瓣花瓣也暗藏玄机:

莲花、葵花、梅花、牡丹花、石榴花、桃花

在不同花瓣的边缘盛放

每一种花都有各自的美

放在一起又相互连接,相互映衬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葵形银盏花纹线稿

盏内心有一朵六瓣团花,花蕊高凸

下端为圆柱形,中又有一圆蕊

蕊下腹地是柿形花瓣六瓣

盏内底的团花镀金

真真正正是一朵“金花银盏”

葵形银盏线稿

小小一只盏却“盛满繁花”

真可谓是“花中花之花中花”

02 以花为盏,宋代人的审美绝了

宋代人把“爱花”刻到了骨子里

生活处处都离不开花

不仅插花是四大雅事之一

他们也将日常所用器物做成花的形状

菊花金碗(左),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金菊花盏的灵感,可能来自故宫藏南宋册页《丛菊飞蝶图》,此画为南宋朱绍宗所作,丛菊盛开,蝴蝶飞舞

这些金银器以花鸟纹为大宗

题材几乎遍及所有象征美好吉祥的动植物

纹饰布局因器施画

突破了唐代单一的团花模式

捶揲技法也得到更为巧妙的利用

出现许多具有高浮雕效果的器物

树叶形银茶托,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

不同形制的器皿与花形纹饰巧妙搭配

将雅致的审美风尚

融入典雅细腻的金银器制作之中

花口银盘,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

03 “宋代金银器第一窖藏”背后的故事

包括葵形银盏在内的27件金器和316件银器

于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金银器窖藏出土

其中115件金银器被评为一级文物

堪称“中国宋代金银器第一窖藏”

(考古学上,因为战乱、灾难,古人特意藏匿财宝、器物的遗址,也称“窖藏”)

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部分文物

根据金银器上的铭文

专家们推断出这些金银器的主人

为宋代彭州城的一户董姓人家

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部分金银器上的铭文

从20世纪50年代始

四川各地已发现宋代窖藏近百处

窖藏中的文物除了金银器外

还有青铜器、瓷器、文玩以及银铤、铜钱

四川窖藏金银器已发现近500件

约占中国宋代出土金银器一半

凤鸟纹银注子,彭州西大街宋代金银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馆藏

专家发现,这些窖藏有一些共同特点:

①埋藏年代:大都集中在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至南宋灭亡期间

②分布地:大多是昔日的行政中心或军事重镇

原来,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

蒙古军兵分三路,其中西路攻打四川

兵荒马乱之时

百姓纷纷将家中值钱的家当掩埋起来

这是宋代窖藏在四川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

800多年后重见天日

包括葵形银盏在内的宋代金银器

见证了宋代的繁华

也烙下了那段历史和文明的印记

监制|唐怡

制片人|毕磊

文案|邵希炜

视觉|林琦

记者|庞丁

指导单位|国家文物局

文章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文博日历》专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